哈囉大家好,我是 Danny ,不知不覺 Pocket Money 快 4 年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長一直以來的支持
很多人都發現 Pocket Money 近期更新的很少,跟以往不同
那更新比較少,是太忙嗎? 不,是因為寫不出來...
從去年開始,Pocket Money 就只剩下我一個人,而同時我的寫作出現了乾旱期,也漸漸缺失了動力。所以這段期間,我一直在想辦法治療我這缺乏動力的病症。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治病過程。
既然是病,就要找到病原體,在這段期間我也找到了兩個比較大的病灶,
1. 傾訴欲
一個創作者,傾訴慾是很重要的,基本上文章寫什麼,就是我想跟大家說什麼。但最近我的生活環境,想傾訴的內容比較多其實是設計、技術和管理類的,投資類的並不多(因為我大部分的錢都放在被動型投資啊!)
即使有少部分主動投資,我也很難跟大家分享像臉書股票會漲或波音股票可能會衝喔的明牌文章。第一個是對未來股價的預期一直不是我想分享的內容,第二是我覺得以我的投資經歷,發表這類文章也不太負責任。
所以就變成了我想寫的,不一定適合,而我能寫的也不一定有能力的窘境。
2. 時間的衡量
我在 2017 年寫過一篇關於你的時間與投資報酬率的關係。簡單來說,你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而這個道理運用在人生也是相同的,工作越忙,我花在口袋財經的時間就越少(要賺奶粉錢啊!),投資專業的累積就更少,寫的東西也就很難有深度。
但有病要醫啊,不然怎麼當一個健康的人。
所以我為自己開了個藥單:
1. 專心在一個領域,把事情做好。
時間已經不夠,在分散就更少了。所以今年我會把火力全部集中起來專注在一個領域,在與大家分享更有深度的文章。我今年挑選的目標是區塊鏈。所以我會把精力全放在這個議題,讓大家們可以跟我一同成長。
2. 與更多夥伴合作
一個人做還是太孤獨了,所以我慢慢的召回過往的夥伴們,想在共創新的格局。除了文章外,我也會找更多的商業夥伴。也許有人會覺得商業有銅臭,但我認為這是能讓團隊成長的必然道路。如何在有商業下維持公正性和讓文章有價值,這會是我要去面對的。
3. 與大家對話
我想對話也許有點晚了,我過往比較多是在私訊和文章與大家說些,不過就像今天一樣,有時候也滿想胡說個兩句,也許這些對話可以讓口袋財經更朝著更正確的方向,也可以讓我偷偷地從大家這邊得到一些力量。
很久沒有長文了,還有些不習慣。真的感謝大家的支持,我也會在我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今年雖然已經過了一半,但請大家一起期待下半年的 Pocket Money
Danny
2020.6.15
(補充:其實大家喜愛的 Pocket Money 新聞都是由 PJ 所搜集撰寫的,都一直都在,比我持之以恆多了~ 剩下一個人是只寫文章的部分 :D )